開啟育才新篇章 促進技能早成才
——記重慶市組織開展“十大高技能專家百場巡講活動”
二十一世紀什么人才最貴?技能型人才,尤其是高技能型人才。
當“白領”受到眾多年輕人的青睞,大學成為多數家長和學子的第一選擇時;當企業發出“十萬年薪難求高級‘藍領’”、“招高級技師比招研究生還難”的感嘆時,我們不得不思考:是什么造成了技能型人才的短缺?實際上,在我們身邊閃耀著不少“藍領明星”,關鍵是如何讓他們獲得更高的社會認同和職業尊嚴,讓這些明星徹底閃爍起來,照亮他人的成才之路,激發他人的求學熱情。重慶市組織開展的“十大高技能專家百場巡講活動”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啟示,對于引導全社會更加關注、支持技能人才工作和技能人才隊伍建設,激發更多青年投身技能成才、技能報國具有積極的意義。
育才新篇 榜樣先行
為切實加強技能人才隊伍建設,重慶市在深入開展“唱讀講傳”活動期間,由重慶市人力社保局、市委組織部、市委宣傳部、市財政局、市教委、市總工會、團市委聯合發起,并組織在全市各區縣(自治縣)、有關技工院校及其他職業院校和大中型企業中開展“身邊的榜樣——重慶十大高技能專家百場巡講活動”。巡講活動用身邊人、身邊事、身邊情,打動每一顆渴望成才的心,為切實加強技能人才隊伍建設探索出了一條新路。 這是繼去年原重慶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重慶市總工會等部門聯合對全市杰出技能人才進行隆重表彰后,進一步對高技能人才實施鼓勵、宣傳和弘揚的又一舉措,通過高技能專家現身說法,營造“尊重勞動、崇尚技能、努力創造”的良好氛圍,為全市技能人才工作快速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活動以全市技能勞動者、技工院校和其他職業院校學生為巡講的主要受眾,重慶十大高技能專家成才經歷和先進事跡為巡講的主要內容,采取現場演講、播放專訪片、萬人勵志簽名、發行勵志圖書等形式進行技能成才交流。
自2009年底開始籌備以來,主辦方成立了巡講工作指導委員會及辦公室,遴選了長期以來在全市各行各業涌現出來的中華技能大獎、全國技術能手中部分業績突出的技能人才,收集整理他們的成才經歷和先進事跡,出版發行了《天生我材必有用——重慶十大高技能人才成長故事》一書,制作了十大高技能專家專題宣傳片,舉行了《天生我材必有用——重慶十大高技能人才成長故事》首發式,錄播了《自信·尊重——話說重慶高技能人才》電視談話節目,為巡講活動推波助瀾、宣傳造勢。
2010年4月28日,百場巡講活動啟動儀式,暨首場報告會在江北區行政會議中心大會議室隆重舉行。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務副市長馬正其同志,市政協副主席陳景秋同志等領導以及市高技能專家巡講團主要成員、市高技能人才工作聯席會成員單位代表、市高技能專家巡講指導委員會辦公室成員、主城九區人力社保局分管領導、市屬大中型企業代表、技工院校及高中職業院校學生代表共計800余人參會。在啟動儀式上市政府常務副市長馬正其為巡講專家頒發了主講人聘書,并向企業職工和技工院校學生代表贈送《天生我材必有用——重慶十大高技能人才成長故事》書籍。
按照文件要求將在全市開展100場巡講報告會,并贈書12000冊。7月6日前,到各區縣(自治縣)巡講的第一階段任務已基本完成,在兩個多月的時間里十大高技能專家巡講報告團分別深入40個區縣(自治縣),行程一萬多公里,巡講近40場,共有2萬多人聆聽了巡講報告,最多的一場達1500人。7月中旬起,重慶連晴高溫、酷暑難耐,氣溫一度達到40度以上,巡講報告團的全體高技能人才專家和工作人員在連晴高溫、酷暑難耐中堅持在20個大中型企業中進行巡講,完成了第二階段任務。巡講報告團所到之處人心沸騰、群情激昂。9月至10月,巡講團將深入技工院校、中職、高職等院校開展第三階段巡講。
技能成才 崗位起飛
高技能人才是在生產、運輸和服務等領域崗位一線的普通工作者,他們是具有精湛的專業技能,在關鍵環節發揮作用,能夠解決生產操作難題的人員。主要包括技能勞動者中取得高級技工、技師和高級技師職業資格及相應職級的人員,他們是技術工人隊伍中的骨干。
縱觀參加巡講的十大高技能專家,盡管來自平凡的崗位,但他們或是中華技能大獎獲得者、或是全國技術能手,都是業界響當當的人物。作為新時期高技能人才,他們身上有著勤奮實踐、刻苦鉆研的學習勁頭,有著立足崗位、恪盡職守的工作態度,有著堅韌頑強,不斷進取的探索精神。他們用最樸實、最誠摯的話語道出了為人民服務永不言難的人生感悟,他們的故事既樸實生動,又精彩絕倫,讓人回味,且深受啟發。他們贏得了廣大聽眾的掌聲,更贏得了社會的尊重和認可。
重慶長安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車工高級技師郭嘉明,創造出“蝸桿強力切削法”,提高工效20倍以上,他用自己的經歷證明了一個道理——創造是有心人的專利;
重慶長安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銑工高級技師劉志榮保持了一項紀錄——30多年無返修品、無次品、無廢品,他的故事告訴我們,在平凡的崗位上,一樣可以做出不平凡的事情!
中國石化集團公司四川維尼綸廠反應工高級技師米鈺林雖然只有初中學歷卻成為化工設備的“裝置專家”,超乎常人的毅力練出一雙火眼金睛,書寫了現代工人的傳奇;
中國嘉陵工業股份有限公司(集團)摩托車調試修理工高級技師李壽明練就一手“摩托車6字快速診斷維修法”絕活,在中央電視臺“2007勞動榜樣”節目現場,他用精湛的技能展現了勞動最光榮、勞動者最有魅力;
“一個人的人生價值就是盡自己的最大努力把平凡的工作做到極致”,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汽車發動機維修工高級技師張永忠正是拼著這股勁,從一個汽車修理的“門外漢”成為大家公認的“土專家”;
作為三峽大壩、重慶市輕軌等工程成千上萬的建設者之一,重慶市公路運輸(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大型吊車操作手高級技師陳志強操縱著400噸汽車起重機勇展神威,他要證明大型物件吊裝工作一樣可以出能人;
重慶市商務集團飲食服務有限公司中式烹調師高級技師張正雄,一個放下帳本半路出家的“廚子”,拜名師、練廚技、學廚藝、習廚德,領悟“廚道”境界,為傳承和發揚川菜美食文化做出積極貢獻;
重慶江增機械有限公司鉗工高級技師孫繼忠在41年的工作中,一次又一次化解了眾多高難度技術故障,“馴服”了國外的“王牌”設備,成為數控行業公認的技術帶頭人,被業內人士親切地稱為“機床圣手”;
重慶建設摩托車股份有限公司焊工高級技師王小平用過硬的技術闖過一道道難關,這個焊接崗位的“狀元郎”用“小焊槍”譜寫出大人生;
重慶何先澤發型創作室美發高級技師何先澤一把剪刀創造美麗,傳遞快樂。
成功之前,諸位專家的成長之路蜿蜒曲折、充滿艱辛,他們曾對自己的工作心有不甘,曾對自己的職業心存懷疑,也曾對自己的未來倍感迷茫:張正雄曾認為自己是一名中專生,分配到餐廳工作大材小用、沒有發展前途;王小平也曾因工作強度大、生產環境差,多次想放棄;劉志榮曾擔心過銑削機加工作太危險,自己一點基礎也沒有;何先澤談到自己的奮斗之路時,幾度哽咽,“ 不管干哪一行要獲得成功,都必須付出比別人更多的艱辛和努力”……
挫折和困難不但未讓他們沮喪和消沉,反而激勵他們“既然選擇了自己所干的職業,就要比別人干得更好”。靜下心來,揮灑汗水,磨煉技藝,用不懈的追求作指引。他們成為了行業領軍人物,著書授徒,卻未功成身退,他們對崗位有著特殊的感情,長期堅守在各自的崗位上,他們在崗位成才、從崗位起飛。
重傳重教 人才輩出
人才興則事業興,人才強則事業強。技能人才是我國人才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企業的生力軍,作用巨大,高技能人才對于加快產業優化升級,提高企業競爭力、推動技術創新和實現科技成果轉化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的作用。
一個國家只有高學歷、沒有高技能的人才鏈是不完整的,社會需要更多技能型人才。高層次的技能型人才靠什么培養?在發達國家的教育體系中、教育資源的合理配置,社會對于技術工人的認同程度,為職業教育和高級技術工人的成長創造了良好的氛圍。在我國,單純的師傅帶徒弟,顯然已不適應時代的發展。建設良好的、發達的職業教育體系和建立能夠留住并培養出優秀技能型人才的社會環境,在當前顯得尤為重要。時勢造英雄,人才需要土壤。重慶作為傳統工業城市,工業經濟的發展將保持強勢的發展勢頭,現在打造“兩江新區”和建設“內陸開放高地”,對技能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近年來,在市委和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相關行業、企業的精心培養下,全市涌現出了一大批高技能專家和各職級的技能人才,為全面落實“314”總體部署、加快五個重慶建設提供了堅強的人才保障。
百場巡講活動在重慶市自上而下得到了各行各業的重點關注和大力支持,對于加強全市技能人才隊伍建設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今年11月,重慶市還將選樹一批先進典型,召開百場巡講活動成果匯報會,總結經驗和表彰先進。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身邊的榜樣尤顯親近和可貴。通過巡講活動,高技能專家們的人生感悟、成才經歷和先進事跡被廣為傳誦,在全市范圍內掀起了“重視技能人才、尊重技能人才、支持技能人才、爭當技能人才”的熱潮,激發了大家學習技能、提升技能的熱情。職業院校學員決心要堅定技能創業、技能成才的信心,掌握一技之長,實現人生價值;行業協會會員倡議,要進一步錘煉技能,以實際行動為本地區產業經濟發展獻策獻力;企業職工則表示,要結合本職工作,苦練技能本領,勇于技術創新,為建設“五個重慶”作出更大的貢獻。
作者單位:中國嘉陵工業股份有限公司(集團)馮慶
重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職業能力建設處夏有云
重慶建筑人才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2、如本網所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著作權或版權擁有機構致電或來函與本網聯系,本網將在第一時間處理妥當。如有侵犯您的名譽權或其他權利,亦請及時通知本網。本網在審慎確認后,將即刻予以刪除。
3、本網原創文章未經本網允許,私自轉載者本網保留追究其版權責任的權利,轉載請注明來源 重慶建筑人才網 http://m.yinhe799.com